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比较

0 2024-07-30 14:47:55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下贝氏体的立体结构?

上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立体模型:

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比较

在光学显微镜下,上贝氏体的典型特征呈羽毛状。在电子显微镜下,上贝氏体由许多从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生长的条状铁素体和在相邻铁素体条间存在的断续的、短杆状的渗碳体组成。其立体形态与板条马氏体相似呈扁条状,亚结构主要为位错。

下贝氏体的组织形态、立体模型:

在光学显微镜下,下贝氏体呈黑色针状。在电子显微镜下,下贝氏体由含碳过饱和的片状铁素体和其内部析出的微细ε-碳化物组成。其立体形态与片状马氏体一样,也是呈双凸透镜状,亚结构为高密度位错。

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机械混合物,组织亚结构都是高密度的位错。

不同点:组织形态不同,立体模型不同,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方式不同。

贝氏体是什么啊?

又称贝茵体。钢中相形态之一。钢过冷奥氏体的中温(Ms~550℃)转变产物,α-Fe和Fe3C 的复相组织。用符号B表示。贝氏体转变温度介于珠光体转变与马氏体转变之间。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偏高区域转变产物叫上贝氏体(up bai-nite)(350℃~550℃),其外观形貌似羽毛状,也称羽毛状贝氏体。冲击韧性较差,生产上应力求避免。

在贝氏体转变温度下端偏低温度区域转变产物叫下贝氏体(Ms~350℃)。其冲击韧性较好。为提高韧性,生产上应通过热处理控制获得下贝氏体。

上贝氏体由许多从奥氏体晶界向晶内平行生长的条状铁素体和在相邻铁素体条间存在的断续的,短杆状的渗碳体组成。

下贝氏体由含碳过饱和的片状铁素体和其内部析出的微细的碳化物组成。

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它因Edgar C.Bain于1934年在钢中发现这种组织而得名.。在许多有色合金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转变产物,亦称为贝氏体。钢中的贝氏体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组织。

贝氏体中铁素体的形成?

钢中贝氏体由于其相变温度和化学成分不同而有多种组织形态,主要有条状的上贝氏体和片状的下贝氏体两种,还有粒状贝氏体。

上贝氏体是在贝氏体转变温度区间内的上半部由过冷奥氏体转变而成的贝氏体,其典型形态是一束相间大致平行的,含碳稍过饱和的铁素体板条并在诸板条的间界上分布着沿板条长轴方向顺着排列的碳化物短棒或小片。

100倍光学显微镜下能看到贝氏体吗?

100倍光学显微镜不能看到贝氏体。

上贝氏体是550~350℃范围内形成的贝氏体,金相组织呈羽毛状,脆性,硬度较高。500倍光学显微镜下基本能够识别清楚。上贝氏体多呈羽毛状特征,光镜下分辨不清楚铁素体与渗碳体两相,渗碳体分布在铁素体条之间,碳含量低时,碳化物沿条间呈不连续的粒状或链珠状分布,碳含量高时,碳化物呈杆状甚至连续状分布。电镜下:条状铁素体大致平行,铁素体条间分布与铁素体轴相平行的细条状渗碳体,铁素体条内有较高的位错密度,为一束大致平行的自奥氏体晶界长入奥氏体晶内的铁素体

贝氏体是如何形成的?

当奥氏体过冷到低于珠光体转变温度和高于马氏体转变温度之间的温区时,将发生由切变相变与短程扩散相配合的转变,其转变产物叫贝氏体或贝茵体。它因Edgar C.Bain于1934年在钢中发现这种组织而得名.。在许多有色合金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转变产物,亦称为贝氏体。钢中的贝氏体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混合组织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铁素体和贝氏体的密度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上一篇: 不锈钢与铁的密度哪个大,不锈钢的密度和铁的密度
下一篇: 铁的密度计算公式怎样算,铁的密度计算公式怎样算的
相关文章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