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铁磁材料磁化曲线HB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铁磁材料磁化曲线HB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起始磁化曲线是将一块从未磁化过的铁磁材料放入磁场中进行磁化,所得的B=f(H)曲线;基本磁化曲线是对同一铁磁材料,选择不同的磁场强度进行反复磁化,可得一系列大小不同的磁滞回线,再将各磁滞回线的顶点连接所得的曲线。二者区别不大。磁路计算时用的是基本磁化曲线
1、磁性材料的磁化曲线
磁性材料是由铁磁性物质或亚铁磁性物质组成的,在外加磁场H 作用下,必有相应的磁化强度M 或磁感应强度B,它们随磁场强度H 的变化曲线称为磁化曲线(M~H或B~H曲线).磁化曲线一般来说是非线性的,具有2个特点:磁饱和现象及磁滞现象.即当磁场强度H足够大时,磁化强度M达到一个确定的饱和值Ms,继续增大H,Ms保持不变;以及当材料的M值达到饱和后,外磁场H降低为零时,M并不恢复为零,而是沿MsMr曲线变化.材料的工作状态相当于M~H曲线或B~H曲线上的某一点,该点常称为工作点.
2、软磁材料的常用磁性能参数
饱和磁感应强度Bs:其大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它所对应的物理状态是材料内部的磁化矢量整齐排列.
剩余磁感应强度Br:是磁滞回线上的特征参数,H回到0时的B值.
矩形比:Br∕Bs
矫顽力Hc:是表示材料磁化难易程度的量,取决于材料的成分及缺陷(杂质、应力等).
磁导率μ:是磁滞回线上任何点所对应的B与H的比值,与器件工作状态密切相关.
初始磁导率μi、最大磁导率μm、微分磁导率μd、振幅磁导率μa、有效磁导率μe、脉冲磁导率μp.
居里温度Tc:铁磁物质的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达到某一温度时,自发磁化消失,转变为顺磁性,该临界温度为居里温度.它确定了磁性器件工作的上限温度.
测量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实验步骤如下:
实验仪器准备:电流源、电压表、电流表、磁场强度计、磁通计、示波器等。
样品制备:将铁磁材料制成标准试样,如矩形、圆柱形等。
放置样品:将样品放置在磁场中心位置,并固定好,确保不会移动。
施加磁场:通过电流源将电流传入线圈,产生磁场,根据实验需要,可以逐步增大或减小磁场。
测量磁通和磁场强度:通过磁通计和磁场强度计,分别测量磁通和磁场强度,并记录下相应的数据。
绘制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通过将磁通和磁场强度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图,就可以得到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
分析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和磁化曲线的特性,如饱和磁感应强度、剩磁、矫顽力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过程中,应该控制好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同时,还要注意样品的制备质量和放置位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步骤:
1.电路连接,选样品1或2按实验仪上所给的电路图连接线路,并令R1=2.5Ω,“U选择”置于0位,H和B的电压分别接入示波器的“X输入”和“Y输入”。插孔为公共端。
2.开启实验仪电源,使分压器输出电压为零。开启示波器电源,令光点位于坐标网格中心。
3.测绘基本磁化曲线。
(1)样品退磁。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铁磁材料磁化曲线HB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铁磁材料磁化曲线HB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